磐石混凝土工程联系电话:0532-86916269


大明新型建材 联系电话:0532-86820767
新闻资讯

NEWS

何谓高性能混凝土?
从以前单纯强调“三高”的性能指标,到现在重视绿色生产方式、全过程控制等关键要素,体现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推广和应用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。

1.  定义及特征
在世界范围内,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至今尚未统一。
美国混凝土学会(ACI)1998年定义[1]为:“高性能混凝土是符合特殊性能组合和匀质性要求的混凝土,如果采用传统的原材料组份和一般的拌和、浇注和养护方法,未必总能大量地生产出这种混凝土”。ACI对此定义做了解释:“当混凝土的某些特性是为某一特定的用途和环境而制定时,这就是HPC。例如下面所举的这些特性对某一用途来说可能是非常关键的:易于浇注,振捣时不离析,早期,长期的力学性能,抗渗性,密实性,水化热,韧性,体积稳定性,恶劣环境下的较长寿命…”。可见此定义注重混凝土的高工作性、体积稳定性及耐久性。
日本不少学者认为高性能混凝土是高强、超高强与高流态混凝土。特别是自密实免振混凝土在日本得到很大发展[2],这对降低工人劳动强度、减少施工时的环境噪声、保证浇注质量有特殊意义。
我国自1980年前后开始研究高强混凝土,目前应用主要集中在高层建筑和大型桥梁。自上世纪末,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引入中国,学术界、工程界开展了大量工作,高性能混凝土概念也多次演变。
2006年颁布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《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》,其中对HPC的定义[3]为:“高性能混凝土是采用常规材料和工艺生产的,能保证混凝土结构所要求的各项力学性能,并具有高耐久性、高工作性和高体积稳定性的混凝土。”
2014年国内“推广高性能混凝土”工作组专家编写的《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》中给出的定义[4]为:“以建设工程设计、施工和使用对混凝土性能特定要求为总体目标,合理选用优质常规原材料,掺加高性能减水剂和合理掺量的矿物掺合料,采用较低水胶比并优化配合比,通过绿色预拌生产方式以及严格的施工措施,制成符合本指南技术要求、具有优异性能的混凝土”。
比较上述定义可知,从以前单纯强调“三高”的性能指标,到现在重视绿色生产方式、全过程控制等关键要素,体现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推广和应用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。